大暑前夕,
最是溽熱難熬的時光,
久違天目山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美譽,
峰戀疊翠,古木蔥蘢,
有奇岩怪石之險,有流泉飛瀑之勝,
於是任性的和小伙伴相約,
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美圖來咯
於中午時分抵達天目山,
就直奔了禪源寺而來,
清幽的山間小路,
參天的大樹,
讓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
這個掩映於天目山南麓青山秀水中的江南名剎,
有什麼魅力吸引當年的乾隆爺在南巡的時候兩次至此呢
禪源寺,位於浙江省臨安市西天目山南麓昭明、旭日兩峰之下,掩映在青山綠林之中,是韋馱菩薩應跡道場,是浙江名剎之一。禪源寺開創者為玉林國師。禪源寺規模宏大,佈局完整。分中、東、西三條軸線∶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法堂 (樓上為御書閣)、祖堂(樓上為涵輝樓),這里四周環山,景色極為幽雅。歷代高僧輩出,傳法係屬臨濟宗,遠播東瀛。
如果你不曾來到大樹王國,
你就不會明白我此刻的感受,
一棵大樹就有一個關於歲月的故事,
他們棵棵挺拔,高聳入雲,
以形形色色的姿態表達著自己的歡喜,
大樹王國里面的飛蝶個頭比尋常看見大很多,
一個樹洞就是它們安逸的家,
看它們翩躚的來來往往,不亦樂乎,
幽靜中傳來靈異的鳥鳴聲,
指引我向叢林更深處跋涉。
很多年來,一直都有一個江南情節,喜歡小橋流水人家的雅緻,亦喜歡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意境,杭州成了我每年都要走一走的地方,說起杭州,都知道西湖雷峰塔靈隱寺 ,卻不知道在離杭州九十公里的臨安天目山有一個冰川大峽谷 ,綠意蔓延,流水淙淙,漫步其間,猶如走進了綠野仙踪的童話裡,整個夏天都變得清涼了。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楊萬里的這首夏夜追涼中描述的清涼一如我此刻站在臨安白水澗的感受,美麗清澈的白水溪從”北天目”窯頭山奔流面下,在十里竹海形成許多飛瀑深潭,其穀之險,水之清,竹之翠,石之奇,近在咫尺,大自然寧靜的涼意,把這個夏天的燥熱隔絕在外。
太湖源是一個生態景區,這裡植被繁茂,綠樹成蔭,經常會有野猴出沒。
景區依據當地豐富的生態資源 ,每年舉辦野猴節。
濃翠蔽幽徑,花深掩柴扉,
在黃昏時分抵達天目山腳下的曹家村,
走過一座石頭橋,
沿著山間彎曲的小徑慢行,
轉彎處的柴門半啟,
溫煦的燈光灑滿整個房間,
這一刻的安然,讓我有了遠足歸家的溫暖。
簡約的早餐,一碗白粥,一碟素菜,幾片玉米餅配上玉米酸奶,玉米餅應該是臨安特色小吃了,薄薄脆脆,灑上一些梅干菜,入口格外的酥脆香甜。
評論
雁行江湖
微信 317585025
微博 雁行江湖de歌
旅行體驗師,旅行攝影師,
河北女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圖庫簽約攝影師。
百度旅遊達人,首席諮詢師,
途牛大玩家
同城驗客
螞蜂窩作者
驢媽媽旅遊網旅行家,
新浪橙V,新浪頭條文章作者
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
今日頭條原創作者,迷旅五星達人
入駐搜狐,新浪,微信公眾號,一點資訊,網易等自媒體。
快快旅行知名旅行達人,棠果大玩家。
愛行走愛攝影愛讀書愛寫字,崇尚自然,
在騰格爾沙漠的黃沙莽莽裡越野衝浪,
在黃龍三千多米的海撥下飛奔下山,
五天時間連續登頂三座名山-廬山,龍虎山,黃山 ,
在巴厘島努沙杜瓦海灘靜候一場最美的日落,
在默拉皮火山吉普車激情衝浪,
心之所向,素履所往。
【 關於行程安排 】
DAY1早上七點鐘從石家莊到杭州的飛機,落地後乘坐機場大巴到杭州西站和小伙伴匯合,一起坐大巴到臨安東站,包車走禪源寺,冰川大峽谷和大樹王國,晚上入住玖隱山居。
DAY2早起讓客棧老闆送到河橋鎮,從河橋鎮坐大巴到臨安,臨安到太湖源,再包車到白水澗,下午包車從白水澗直接到杭州東站,乘坐大巴到蕭山機場,返程石家莊。
【關於行前準備】
1夏日出行,紫外線強烈,一定要帶上防曬服,防曬霜,太陽鏡。
2女生出行,記得一定要穿顏色靚麗點的衣服,拍照會比較好凹造型。太陽鏡必備。
3必帶的拍照裝備,相機手機三腳架,都會給你的遊記增色的,我這裡帶的是佳能700D,索尼黑卡一枚,一部蘋果6S的手機。
4出門暈車的小伙伴,記得帶好暈車藥,還有防止蚊蟲叮咬的清涼油之類,創可貼感冒藥也是必備。藿香正氣水對於中暑緩解效果很好,常備在身上也是必要的。
【實用攻略】
自駕:
① 臨安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西天目山距離臨安31公里。臨安——02省道——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② 杭州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西天目山距杭州90公里。杭州——02省道——臨安——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③ 江蘇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江蘇方向——寧杭高速——德清出口下——104國道——彭公下——臨安方向——經過臨安——02省道(黃山方向)——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④ 上海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上海方向——滬杭高速杭州15出口下——杭州繞城高速11出口下——02省道——藻溪(路邊有一個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拐——藻天公路(14公里) ——天目山景區
西天目山乘車路線:
A:杭州汽車西站到西天目山乘車路線:
發車時間:14:20(每天1班) 行駛時間:約90分鐘
B:杭州汽車西站—於潛—西天目
1、杭州汽車西站——於潛:
大巴:發車起止時間:6:10——18:00 行駛時間:80分鐘 隔20分鐘左右一班
2、於潛—西天目:
中巴:發車起止時間 6:10——16:10 行駛時間:45分鐘 隔40分鐘一班
C:杭州汽車西站—臨安—西天目 1、杭州汽車西站—臨安:
大巴:發車起止時間:6:20——18:00 行駛時間:55分鐘 隔20分鐘左右一班
2、臨安—西天目: 打的大約40分鐘左右
於中午時分抵達天目山,就直奔了禪源寺而來,清幽的山間小路,參天的大樹,讓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這個掩映於天目山南麓青山秀水中的江南名剎,有什麼魅力吸引當年的乾隆爺在南巡的時候兩次至此呢
禪源寺,位於浙江省臨安市西天目山南麓昭明、旭日兩峰之下,掩映在青山綠林之中,是韋馱菩薩應跡道場,是浙江名剎之一。禪源寺開創者為玉林國師。禪源寺規模宏大,佈局完整。分中、東、西三條軸線∶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法堂 (樓上為御書閣)、祖堂(樓上為涵輝樓),這里四周環山,景色極為幽雅。歷代高僧輩出,傳法係屬臨濟宗,遠播東瀛。
沿著山間清幽的小路行走,除了偶爾幾聲蟬鳴,四周一片安靜,天目山因山頂有二水池,宛如天目,故而得名,其宗教文化的確深遠,且集佛、道、儒於一山。自晉以來,歷代均有名士高僧造庵建寺,立說弘法,大師輩出,各領風騷。天目山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美譽。這里古杉、古松、古楓、古銀杏和其它原生古樹比比皆是,樹齡在千年以上的有580餘株,500年以上有820餘株,百年以上不計其數。
七月的江南,天空藍的十分澄澈,這藍天白雲和禪源寺黃色的圍牆相互映襯,更顯莊嚴。
進入大門之後的淨手池,這個淨手的真正內涵,是希望在對佛菩薩燒香的時候心懷敬畏之心, 是一種禮敬,不要流於形式就好。
禪源寺開創者為玉林國師。玉琳國師(一六一四年至一六七五年),名通秀,俗姓楊,江蘇省江陰人。幼即敏慧,十九歲從磬山圓修出家,受具足戒。因聞馬祖道一–「一口吸盡西江水」禪語,豁然大悟。
元朝高僧有高峰禪師在至元十六年春,直造天目西峰之肩,有獅子岩拔地千里,岩石林立,於是「造岩端為石,縈小室如舟」,「榜曰死關」。他有「三關」語以驗學者,偈云∶「來不入死關,去不出死關。鐵蛇鑽入海,撞到須彌山。」他的詩格調高古,《詠觀山》詩云∶「一山高突兀,百里去城,老翠掛清曉,華滋積富春。江空潮勢連,雲破月痕新。對此忘情者,林間有幾人」其頸聯「江空」、「雲破」,具有摩詰遺韻。
抗日戰爭期間,西天目曾為浙西抗日救亡連動中心,對於統一戰線和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此禪源寺成為抗日救亡的基地,被日寇視作眼中釘。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五日,漢奸放火燒山指引目標,日寇七架飛機肆無忌憚地低飛盤旋禪源寺上空,輪番投彈三十多枚,狂炸浙西行署駐地,整座寺院毀之一炬。一直到2001年在月照法師下,禪源寺重建並舉行開光盛典。
安靜的行走,寺廟裡的佛法梵唱,聽著讓人覺得心靈安定。
乾隆爺南巡曾兩次前來禪源寺,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至此,賜御筆木刻《心經》一卷。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至此,賜石刻《無量壽經》兩卷。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年)重改建韋馱殿。
天目山自然景觀最突出的一點則是”大樹華蓋聞天下”。其柳杉分佈之廣世界少有,金錢鬆生長之高同類之冠,天目鐵木全球僅有此處五株,古銀杏生長15000年舉世罕見。清乾隆皇帝來天目山時曾封其中一樹為”大樹王”。據此, 西安藝術學院院長章子為禪源寺擬了一副對聯:山稱天目,慣看珍林奇樹:雄仰金錢,廣嘆柳杉,獨驚鐵木,老絕銀杏,枝蔭一萬五千歲。寺尊禪源,幸聆高僧名師:唐賜大證,宋封佛眼,元崇廣濟,清拜能仁,塔繪七十二重緣。聯中的”塔”是禪源寺擴建中新建的九重八角琉璃塔,內有九層八面七十二幅,每幅上繪有有關本寺傳說的佛教故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很多年來,一直都有一個江南情節,喜歡小橋流水人家的雅緻,亦喜歡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意境,杭州成了我每年都要走一走的地方,說起杭州,都知道西湖雷峰塔靈隱寺 ,卻不知道在離杭州九十公里的臨安天目山有一個冰川大峽谷 ,綠意蔓延,流水淙淙,漫步其間,猶如走進了綠野仙踪的童話裡,整個夏天都變得清涼了。
天目山冰川大峽谷風貌奇特,位於天目山主景區公路中段,區內溪潭眾多,瀑布瀑石相連。冰川的運作,在這裡形成世界罕見的大石浪群、大瀑布群,氣勢磅礴,神奇壯觀。沿峽谷溪流而上,在僅200米的峽谷溪流中九瀑九潭前後串聯,可謂是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飛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觀,冰川大峽谷奇特風貌,也堪稱地球史上的一個謎中謎。
三步一泉、五步一潭,泉水呈現淡淡的綠色,清澈見底。
銀杏葉潭的旁邊有一涼亭 ,可一覽峽谷瀑布山石,坐在裡面小憩一會兒,聽著風聲鳥鳴,渾然忘記身在何處了。
一道瀑布從峽谷中間奔流而下,水質清澈的可以清晰看到水底的小石頭,頭頂繁茂的大樹,綠意盎然和泉水深深淺淺的綠相互呼應,一如走進了一個綠色的童話故事。
流泉清澈,水擊石鳴的美妙勝境。蟬鳴聲中,流水如古箏鳴奏,相互交融。天目山地原本是一片廣闊海域,數億年前,經褶皺,斷裂,火山噴發,形成了天目山的主體。又經過第四紀冰川的刻畫,構成了今日峰巒起伏,峽谷眾多,怪石林立,景緻秀奇的天目山。天目山冰川大峽谷奇特風貌,被稱為地球史上的一個謎中謎,被地質學家李四光稱為“華東地區古冰川遺蹟之典型”。
沿峽谷小路行走,碧水綠樹,把夏天的炎熱都隔絕在外了。
峽谷裡的石頭小路依山勢鋪就,蜿蜒向上,形態各異的山石互相擠壓堆積,層層疊疊、鋪向天際,石縫中的野草、山花在風中搖擺,一派天真自然的山水畫卷。
冰川里面還有一個攀岩愛好者喜歡的地方,在青山綠水間攀岩,到達藍天白雲的頂峰應該是別樣的愜意吧。
看著這樣的水流,覺的格外清亮。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山水中覓得一份清涼,是這個夏天冰川大峽谷給我們的最好禮物吧。
如果你不曾來到大樹王國,你就不會明白我此刻的感受,一棵大樹就有一個關於歲月的故事,他們棵棵挺拔,高聳入雲,以形形色色的姿態表達著自己的歡喜,大樹王國里面的飛蝶個頭比尋常看見大很多,一個樹洞就是它們安逸的家,看它們翩躚的來來往往,不亦樂乎,幽靜中傳來靈異的鳥鳴聲,指引我向叢林更深處跋涉。
天目山地處浙江省西北部臨安市境內,距杭州 84公里,在杭州至黃山黃金旅遊線中段。素有”大樹華蓋聞九州”之譽的天目山,為浙江省內第一名山,西天目山以”大樹華蓋”聞名於世,這裡有一個大樹王國,擁有世界罕見的大柳杉群落,需3人以上合抱的大樹達數千株,有國內最高的金錢松,樹高56米,譽稱”沖天樹”。40米以上的樹木,不計其數。保存有許多古生代孑遺植物,如野生古銀杏、香果樹、領春木、連香樹、銀鵲樹等。據《中國植物誌》載: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我國特產,僅浙江西天目山有野生狀態的銀杏林。有”活化石”之稱。
大樹的縫隙間,一角藍色的天空,白雲也格外的美麗。
樹林的茂密,讓這裡的空氣也分外清新 ,不經意的抬頭,能看到湛藍的天空,通透性特別好
沿著木棧道往森林深處走去,整個大樹王國幽靜的只聽到幾聲鳥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古樹參天的緣故,這裡但聞鳥鳴,卻看不到鳥兒,叫聲也和尋常的不同,嗓門很大,隱隱中有種金戈鐵馬的意味,但願他日有機會可以見識一下能發出這種叫聲的鳥兒長什麼樣子。
天目山有許多特有物種,其中首推天目鐵木,全球僅天目山遺存5株,被稱為”地球獨生子”。以”天目”命名的植物37種,如天目金粟蘭、天目樸、天目蝎子草、天目薊、天目鳳毛角、天目貝母、天目鳳仙花等。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38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52種。天目山的保護植物佔浙江省保護植物的64%。國內外專家採自天目山的模式標本植物有56種,有”模式標本庫”之稱。
天目山氣候屬於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型,其土壤隨著海拔升高由亞熱帶紅壤向濕潤的溫帶型黃壤過渡,海拔600m以下為紅壤,海拔600-1200m為黃壤,海拔1200m以上為棕黃壤。天目山獨特而又多變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植被類型。主要類型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落葉矮林;針葉林,尤其是柳杉林最具特色;竹林。天目山自然條件優越,生物資源豐富,被譽為“生物基因庫”。現知大型真菌279種,地衣48種,苔蘚植物285種,蕨類植物171種,種子植物1641種。素有”天然植物園 “和”大樹王國”之稱。其森林景觀以”古、大、高、稀、多、美”稱絕。
天然的樹洞變成了蝴蝶的家,眾多的蝴蝶在這裡翩躚來往。
這是天目山小紫薯,看著個頭很小,入口香甜,來這裡的小伙伴記得品嚐一下哦
自駕:
① 臨安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西天目山距離臨安31公里。臨安——02省道——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② 杭州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西天目山距杭州90公里。杭州——02省道——臨安——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③ 江蘇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江蘇方向——寧杭高速——德清出口下——104國道——彭公下——臨安方向——經過臨安——02省道(黃山方向)——藻溪(路邊有一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北)轉——藻天公路(14公里)——天目山景區
④ 上海到西天目山自駕車路線
上海方向——滬杭高速杭州15出口下——杭州繞城高速11出口下——02省道——藻溪(路邊有一個高大天目山廣告牌)右拐——藻天公路(14公里) ——天目山景區
濃翠蔽幽徑,花深掩柴扉,在黃昏時分抵達天目山腳下的曹家村,走過一座石頭橋,沿著山間彎曲的小徑慢行,轉彎處的柴門半啟,溫煦的燈光灑滿整個房間,這一刻的安然,讓我有了遠足歸家的溫暖。
這裡是玖隱空山,一家有情懷的客棧。掩隱在竹林深處的一棟老房子,推門進來,一室安然。
小小的公共空間,舒適的陳列方式,山間的一段老樹幹,被客棧主人巧妙的用作了茶几,以最原生態的姿態在這個空間舒展著,小朋友席地而坐,入眼所有的一切,都那麼自然溫馨。
江南八十年代的老房子,牆壁構造採用的都是石頭和黏土結合的方式,客棧主人別出心裁的留出一塊裸露在外,配以竹子做外框,就好似一幅天然的裝飾畫了。
牆角的褐色老陶罐裡,一叢乾花安靜的舒展著,這是來自春天的油菜花莢,熱愛生活的人,總會看到尋常物件裡不尋常的美,隨處可見的植物,對有的人來說只是廢棄物,而對心思玲瓏的人,總會讓它散發出不一樣的美。
這是餐廳的一隅,處處散發著主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深情,圓形實木裝飾裡的花插,採用的是江南人家舊時用的放筷子的物件。茶几上的淨水器裡,放的是主人在山間自己採擷的藥草,名字叫做六月雪,顧名思義,是不是在夏天喝了就會清涼頓生品嚐一下,入口是淡淡的苦澀。
旅行路上,在夏季的高溫下行走一天后,再沒有什麼比一張舒適的床更有誘惑力了。寬敞的空間,潔淨的床品,注定這是一個無夢的夜晚。
清晨被小鳥的嘰喳聲喊醒是什麼感覺紗簾外的綠意告訴我這個江南的清晨是多麼美好。
這裡的每一間房,都被主人取了好聽的名字,遠山黛,滿青竹,我入住的柿紅顏,則是因為陽台上一顆經年的老柿子樹,七月正是枝繁葉茂的時節,不知道秋日是否還有機緣能再次來到江南,紅紅的柿子掛滿枝頭的時候,該是另一種風景了吧
從我住的二樓向下俯瞰,前院裡的梨子樹碩果累累,後院數桿修竹後,小木屋旁邊的鞦韆架自在悠閒。
從我住的二樓向下俯瞰,前院裡的梨子樹碩果累累,後院數桿修竹後,小木屋旁邊的鞦韆架自在悠閒。
從我住的二樓向下俯瞰,前院裡的梨子樹碩果累累,後院數桿修竹後,小木屋旁邊的鞦韆架自在悠閒。
簡約的早餐,一碗白粥,一碟素菜,幾片玉米餅配上玉米酸奶,玉米餅應該是臨安特色小吃了,薄薄脆脆,灑上一些梅干菜,入口格外的酥脆香甜。
覓得恬寂處,閒坐遠雲飛,在玖隱空山偷得浮生半日閒,亦是人生樂事之一。
小TIPS
玖隱空山位於杭州臨安河橋鎮曹家村九江塢3號
太湖源是一個生態景區,植被繁茂,綠樹成蔭,有江南小九寨的美譽。
太湖源坐落於浙江省杭州臨安天目山南麓的太湖源鎮,該鎮因景點而獲名,又因景點而揚名。
峽谷內絕壁夾峙,青山連綿,綠樹成蔭,山花爛漫,清溪長歌,懸瀑飛瀉。龍鬚壁、雲碧潭、千仞崖、醉花瀑,組成一座天然園林,峽谷口高聳千仞的龍鬚壁是太湖源的經典,生長在石壁上的大片龍鬚草臨空飄逸。
景區又是一個野生動物的天堂,生活著雲豹、黑麂、獼猴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太湖源年平均氣溫21攝氏度,夏季清涼,是理想的避暑勝地。是一個旅遊休閒的極佳去處。
因養育千百萬江浙滬人民的浩淼太湖的源頭坐落於此,景區故名太湖源。
從太湖源出來後,我就直奔白水澗而來。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楊萬里的這首夏夜追涼中描述的清涼一如我此刻站在白水澗的感受,美麗清澈的白水溪從”北天目”窯頭山奔流面下,在十里竹海形成許多飛瀑深潭,其穀之險,水之清,竹之翠,石之奇,近在咫尺,大自然寧靜的涼意,把這個夏天的燥熱隔絕在外。
白水澗景區位於杭州市西郊的臨安市境內,是离滬、寧、蘇、錫、杭等城市最近的生態旅遊區。景區擁有98%的森林覆蓋率,華東地區唯一的一所大氣本底監察測站,就設在生態區內。這里大小深潭,星羅棋布,十里竹海,風姿綽約。其澗之幽、水之清、竹之翠、石之奇,如夢似幻,只見兩條大小瀑布飛流直下,形成壯觀的姐妹雙瀑,旁邊觀瀑亭上的對聯”一龍舞雙瀑,兩潭澗中浮”寫盡了這雙瀑的特色。
一進門處的白水溪,還可以乘坐皮筏子漂流。
綠意蔓延的白水澗,一座吊索橋橫跨山間。《奚氏宗譜》記載:明洪武年間,白水澗始祖奚百一曾夢遊” 桃源 “,稱此地為”山明山秀,竹翠林煙;城山重疊,永無盜賊之虞;綠水長流,又無水旱之災,家敦古處,戶尚貞良”之寶地,並在此地繁衍生息。
沿著山道攀爬,尋找白水溪一路奔湧留下的飛瀑深潭。
山水相依,讓白水澗充滿了靈氣,這個江南的桃花源 ,據聞在明洪武年間,一位名叫奚百一的老人,曾夢遊桃源,後按夢中所示,找到這塊”山明水秀,竹翠林煙,城山重疊,永無盜賊之虞;綠水長流,又無水旱之災,家敦古處,戶尚貞良”的風水寶地,並舉家適徙至此,休養生息,以為樂土。
飛瀑奔流至此,深潭里的水藍的好像是一個迷離的夢。
這里通往竹林滑道的山間小路,裡面的竹林迷宮處處設有機關,按白水澗字型行走,需靠智慧、膽魄才能闖出來。內設十二個生肖亭,亭內設名人屬相牌,有獎竹簡謎語等,如果猜出謎語還有一份小小的獎品。竹林迷宮是集智慧、文化、趣味、健身於一體的魔幻之宮。
隨處可見的水潭,在清幽的環境中清澈見底,看著就覺得涼意頓生。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夏日來有山有水有翠竹的白水澗,不失為避暑的好去處。
最後,
就讓我任性的夏日避暑天目山之旅,
在一碗臘肉筍乾手擀麵裡完美的結束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