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對她最淺薄的讚頌—–捷克斯洛伐克2

0

教堂前的聖彼得和聖保羅兩位聖人的雕像下,陽光的陰暗處蜷縮著一個宿醉未醒的老人。看不一樣的風景,感受不一樣生活,而旅途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人和發生的交流很值得去記住。

布爾諾

布爾諾不像其他城市那樣老城新城分的很明顯,它的老城區很小,但卻參雜著一些現代建築,相互融合。老城中的建築風格真可謂是包羅萬象,進入老城就彷佛進入了一個巨大的露天建築博物館,各種風格、各種色調的精美建築比比皆是,但古今交錯,卻無一絲突兀的感覺。

布爾諾

這是布爾諾的老市政廳

布爾諾

利佩勳爵房屋 Dům pánů z Lipé / House of the Lords of Lipé 。利佩勳爵房屋位於自由廣場南邊西側,建於1589-1596年。外面的裝飾是在19世紀時加上去的,採用了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的內部有一個拱廊,遍布商店。

布爾諾

從斯皮爾伯格城堡上下來,大約走十分鐘就到了布爾諾老城,老城的中心名為自由廣場,面積不大,但初見之時,還是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布爾諾
布爾諾

自由廣場Náměstí Svobody / Freedom Square .自由廣場是布爾諾的主廣場,位於老城中心,修葺一新,北側有一座“鼠疫柱”(Morový sloup),落成於1689年。它周邊的建築大部分修建於19世紀,有軌電車從這裡穿過。

布爾諾

自由廣場是布爾諾的商業中心,沿著馬薩里克(Masarykova)大街行走,兩邊遍布著很多的時裝店、首飾店、水晶製品店、咖啡館、餐館等等,琳瑯滿目的商品讓遊人眼花繚亂。自由廣場是市民以及旅遊觀光客休閒的地方。

布爾諾
布爾諾
布爾諾

在歐洲的老城逛,最痛苦的是什麼—–找WC!
最讓女人們快樂的是什麼—淘打折店。在這個小城裡,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還在打折,那就是她們最流連忘返的事情了。老婆買了一件皮夾克,很多看起來很美的衣服,可惜一問都沒有小號的尺碼。

布爾諾
布爾諾
布爾諾
布爾諾

這裡是布爾諾的主要繁華區,也是遊客、市民們休閒聊天的聚集地,周圍有許多商店、咖啡店和餐館。

布爾諾
布爾諾

呵呵呵呵,圍觀小哥用剃須刀般的工具在割肉,這種烤肉切割下來在包上蔬菜裹以麵餅的吃法,似乎在這幾個國家都是一種主要的食物。

布爾諾
布爾諾
布爾諾
布爾諾
布爾諾

 漫步在混搭著古典與現代又帶點兒波希米亞風情的布爾諾,腳下石頭鋪成的馬路整潔清幽;身邊緩緩駛過的有軌電車鈴聲叮噹,被車輪磨得鋥亮的軌道在街道的中央甩出漂亮的弧線,向遠方延伸;蜘蛛網般的電車天線外是歐洲秋日悠長的湛藍、透亮的天空;一個又一個教堂的尖頂穿透網狀的天幕,它們,沐浴著朝陽,以一種優雅的姿態,矗立在廣場、街頭、轉角,每一次相機的咔嚓都是一禎美麗的畫面。我想,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秋日清晨,布爾諾便深深的定格在我的記憶裡了。

2、整個城市都是歷史遺產-庫特納赫拉

庫特納霍拉

離開布爾諾我們前往庫特納霍拉。說起庫特納霍拉小鎮,很多人都會想到小鎮上那久負盛名的人骨教堂。但不要以為這座小鎮只有這處淒幽空靈的教堂,其實小鎮本身也是世界文化遺產。整個城市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並不多,庫特納霍拉便是其中的一個。稱庫特納霍拉為小鎮的確有點冤,早在中世紀此地就因為採礦業的發達和銀幣的加工製造而富遮一方,是波西米亞時期僅次於布拉格的第二大城市,人口規模與當時的倫敦相當。銀礦枯竭以後,庫特納霍拉繁榮不再,但是波西米亞時期的許多歷史遺跡依然保存完好,位於古鎮中心的聖芭芭拉教堂,就堪稱是哥特式教堂中最華麗的超凡之作。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Kostnice v Sedlci / Sedlec Ossuary其外表是看似十分普通的哥特式建築造型,但內部的裝飾卻都是用人骨做成的,因此這裡與其說是教堂,倒不如說是“人骨博物館” 。它就在小鎮的普普通通的一個小街上,外表實在是沒有什麼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地方。
開棺取骨,掘人墳墓,在我們東方文化中絕對是一件千夫所指的事情,從古到今,就是開棺驗屍也要背負著騷擾亡靈的罪名,但在這裡,人骨卻被制做成了一些精美絕倫的飾品,供廣大的遊客參觀遊覽,這絕對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情。在這裡,死亡已經成為了一種壯美,一種回歸,一種釋然。是的,也許在歐洲人看來,“死”或許比“生”要更為莊嚴和神聖吧。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並沒有驚世駭俗的外觀,實在只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教堂,灰白色的牆壁,四周佈滿了清幽的墓地,儘管墓碑、十字架總給人陰冷的感覺,但墓碑上放置的鮮花還是讓人在肅穆中有了一點點的溫馨。十三世紀Sedlec地區修道院院長亨利,銜波希米亞國王奧克塔文二世之命,前往聖地耶路撒冷朝聖,帶回了耶穌被釘死的地方的一把泥土,他把這些聖土撒在了教堂周圍的墓地中,因為,當時的人們都認為死後若埋骨於聖土中,就可以升入天堂,自此,名門望族都以身後能葬於此地為榮。

人骨教堂

教堂外是墓園,非常小。進去教堂裡面,其實也不大,先是看見左邊的售票台。票價40克朗

人骨教堂

到了16世紀,這塊3500平方米的空地上,竟出現了三萬多個墳墓!墓地已經不能再擴大了,因此修道院決定再修建一座教堂,來容納這些骸骨,並堆成金字塔狀。

人骨教堂

1870年,富有的史瓦森博格(Schwarzenberg) 家族將這片土地和教堂買下,並突發奇想地聘請一個木匠來用人骨裝飾教堂,從而造就了人骨教堂的誕生。

人骨教堂

走進人骨教堂的那一刻,我們便被深深地震撼了。教堂內一具具從屋頂垂掛下來的骸骨,無數的頭骨串起來的吊飾,燭台、吊燈、貴族家徽、人骨金字塔,絕對堪稱人骨博物館。四萬多具來自中世紀的骸骨,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內,散發出了森白的光澤。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教堂正中央懸掛著的那盞由人體各部分的骨骼製造而成的“人骨吊燈”,詭異中帶著點懾人心魄的華麗和美感。由四座小小的骷髏尖塔組成的巴洛克式祭壇,每座各有七層,每層由三個銜著一根大腿骨的骷髏頭組成。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門口的牆上用人骨拼成拉丁文字樣“JHS”,代表jesus hominum salvator(基督人類的救世主)。另一邊有人骨拼成的“1870 F. Rint Zceske Skalice 1870”,分別指的是人骨教堂的修建時間1870年,創作者Rint,以及他的籍貫Zceske Skalice鎮。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頭骨和大腿骨在圓頂天花板上穿成一行,就像是恐怖的聖誕節裝飾品,中央的吊燈里至少包含了人類身體的每塊骨頭。在小禮拜堂的角落裡堆積著四個龐大的骨頭金字塔,還有用骨頭十字架裝飾的祭壇,甚至還有一件用骨頭做的施瓦岑貝格家族的族徽。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站在這小之又小的教堂裡,環顧周身那些森森的白骨之時, 恐怖、驚悚,這些詞真的不屬於這裡。豪華的人骨吊燈、雅緻的人骨燭台、精美的人骨牌匾和屋頂上掛滿的顱骨,在強勁的視覺衝擊後,我所有的情愫都化為了敬 畏,對生命的敬畏。”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教堂中最精美的是用人骨拼出的史瓦森博格家族的族徽,這扇由數百塊人骨構成的巨大族徽懸掛在正對神壇的左側。在族徽的下方還有隻一隻烏鴉,正在啄一位土耳其士兵骷髏的眼睛,代表著該家族在一次戰爭中對土耳其人的勝利,此外,製作人還用一些細小的手指骨拼出了自己的名字。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站在上層的一個小教堂內,環顧這小小的人骨教堂四周,卻竟然沒有一絲一毫的噁心和反感。沒有戰戰兢兢、毛骨悚然,更多的則是對製作者精湛技術的感慨,對死者的尊重和對生命的敬畏。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

現在教堂的墓地裡還在進行著挖掘和整理。

人骨教堂

生前富足也好、窘困也罷;榮耀也好、庸碌也罷,我們每一個人最後都會化作一堆白骨。正如旅遊宣傳介紹中所說的那樣:“能被用來裝飾這個教堂的人(骨)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能永遠和上帝和天堂保持近距離,是永恆的象徵”,“建造這一奇觀,只是為了提醒人們俗世的短暫”,也許,這也是對人生的另一種詮釋吧。

庫特納霍拉

參觀完人骨教堂,我們漫步在庫特納霍拉小鎮中。雖然曾經富甲一方的小鎮,沒有了往日的繁華和喧鬧、浪漫和柔情,但如今小鎮裡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教堂、每一棟建築似乎仍然散發著曾經的氣息。

庫特納霍拉

乾淨的庫特納霍拉古鎮,寧靜自然。在安寧古樸的小鎮中,走在靜謐的石板路上,暢想著小鎮曾經有過的輝煌,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種平和美妙的感受。庫特納霍拉小鎮儘管不再輝煌和繁華,但對於有著世遺情結的遊客們來說,仍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儘管是世界遺產城市,但這兒實在就是一個安靜的不能再安靜的小鎮,習慣了國內摩肩接踵的我們半天也找不到歷史名城的感覺。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雖然在很多人眼裡,她已經是昨日黃花,風光不再,但細細品味這座小城,你還是會發現很多的精彩的事物,畢竟這裡曾經輝煌鼎盛過。既然輝煌鼎盛過,一定會留下很多值得後人去學習的東西,除了著名的人骨教堂,其實還有很多。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縱觀整個古城,你會發現這同樣是一座人類與自然非常相處和諧的城鎮。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在如此遊客稀少的小鎮上居然有家中餐館,圍觀當地人用刀叉享用中餐,他用眼神告訴我們:你們這幫老外真是少見多怪!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在小鎮午餐後,走到古城的盡頭,哥特式的聖巴巴拉大教堂展現在眼前。由於拍攝視角受限,很難拍到這座教堂的全景,從這個視角,足以見得教堂精緻的建築工藝。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聖芭芭拉大教堂(The Church of St.Barbara),是代表晚期哥特式建築風格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整個庫特納霍拉最醒目的建築。

庫特納霍拉

小鎮上的一對母女,看著小女孩手中的冰淇淋那麼好吃的樣子,不禁口水滴答了,好不容易在小鎮找到買冰淇淋的地方,尼瑪,又是一個不收歐元的地方。歐元為什麼會在歐洲共同體國家那麼被拒收?

庫特納霍拉

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尖尖的哥特式建築直衝雲霄。聖巴巴拉教堂始建於1388年,隨著銀礦資源的衰竭教堂也命運多舛幾經波折,一直到1905年竣工。

庫特納霍拉

聖芭芭拉大教堂是庫特納霍拉最大的教堂,能和布拉格聖維特斯大教堂媲美,六個花瓣的支架拱頂,將優雅和端莊發揮到了極致。迴廊中的小禮拜堂保存了15世紀壁畫原作,其中一些展示了礦工出工的情景。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白色的建築是耶穌會修道院,旁邊是聖人石雕像圍牆。圍牆外是梯狀的葡萄園。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聖芭芭拉教堂在城市的一角高傲地聳立在半邊山崖上,通往教堂的路上是高大的十二使徒像。從路上往下望,可以看見全市風光。這條路是耶穌會信徒修的,左手邊白色的大樓是耶穌會學院。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見過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也去過維也納的斯特凡大教堂,可來到這裡還是免不了一陣唏噓。這個在1388年為佑護當地礦工而建的哥特式教堂(聖巴巴拉為礦工的守護神)實在太童話了。”

庫特納霍拉

教堂的主體顏色顯得非常的凝重。步入教堂內 色彩絢麗的窗花給原本凝重的氛圍增添了一點活力。精美的窗花帶來的不僅是美麗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在講述曾經的故事。

庫特納霍拉

14扇精美的大彩窗也能讓彩窗迷們一飽眼福,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彩窗並不是用玻璃馬賽克拼就而成,我們所看見的是直接畫在玻璃上的油彩畫。” –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不同於一般的哥特式肋狀拱頂,聖巴巴拉教堂主廳的拱頂極其繁複,甚至由花卉圖案拼接而成,其間還繪製了分別代表行會和自由民的徽章。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走出教堂,來到有著十二門徒塑像的長廊上,再買上一杯當地產的葡萄酒,很便宜1.7歐元一小杯。在秋日的暖意融融中,漫步在宗教的世界裡,俯瞰這個只有2萬多人的世界歷史遺產小城,相信大家都會又有我們的國度哪裡去找這樣一個安靜所在的念頭。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庫特納霍拉

教堂旁邊是著名的耶穌大學。

庫特納霍拉

3、在最美的秋天遇見布拉格

(1)到天文鐘下去舉起你的手機和相機

到達布拉格時已經是下午五點過了,熙熙攘攘的人流裹挾著我們走向了老城廣場。初見布拉格,因為這繁雜喧嚷的人流讓我們對它的印像很像國內的旅遊景點,再加上不斷的提醒中國遊客注意小偷,讓我們在擁擠的人潮中格外的留心靠近自己的陌生人,所以,第一印象確實不是很好。

布拉格

步入老城區的第一座建築就是這座的塔,是為了保衛老城區而建造的城牆上的一個城門,在17世紀曾經被用作火藥庫,高塔也因此而得名:火藥塔。火藥塔是進入舊城的主要通道,現在是一個小型的博物館,用來展出中古藝術、天文學和煉金術文物等。

布拉格

火藥塔相比鄰的是市民會館,這裡是捷克的文化坐標,曾經是歷代國王的宮廷所在,但是在十七世紀時曾毀於一場大火,現在的市民會館建於1911年,集合了捷克當時著名的畫家和雕刻家的創作結晶,其中最大的斯美塔那廳是捷克著名音樂節– 布拉格之春的演出地點。

布拉格
布拉格
老市政廳
泰恩教堂

陽光燦爛,鋪滿石板路的廣場四周林立著色彩各異的古典建築格,日光下的提恩教堂安靜佇立,不再流淌妖氣。鐘樓下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全世界無數遊客在眼前晃動。一瞬間感到茫然,這難道就是布拉格。

老城廣場

布拉格的第一大奇觀:整點之前,烏泱泱的各種膚色的遊客從四面八方匯集到老市政廳樓下,駐足凝神聆聽,各種制式的照相工具高高舉起,翹首期待那一座天文自鳴鐘整點報時的獨特鳴響儀式,併校對著自己的手錶,就彷佛是在與歷史對接。

老城廣場

鐘由三部分組成,即:聖徒雕像、天文鐘盤和日曆儀,據說是根據中世紀地球為宇宙中心論製作的。天文錶盤據說表示以地球為中心旋轉的太陽和月亮以及其他天體,有年月日和時間的顯示,一年旋轉一周。

老城廣場

鐘的兩側各有兩個人物雕像,一側是骷髏死神(一手持鈴鐺,一手拿沙漏)和戴頭巾的“ 土耳其異教徒”,一側是吝嗇鬼(手持錢袋的猶太人)及虛榮鬼(在鏡子中讚賞自己的人)。

老城廣場
Share.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