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愛的香港,這些小眾目的地,我只會帶最好的朋友去

0
 香港印象

如果要我形容香港,我會覺得這裡是一個非常包容又非常衝突的地方。香港的青年人相比起大陸的同齡人,他們更關注政治,國家,本土化這些東西,更在乎民族的氣節,會更激進一些。這幾年來,中港衝突很多,國內媒體或者港媒都喜歡報導雙方不好的一面,所以讓大陸人對香港有一些偏差,也讓香港對大陸有一些誤解。香港有很多面,而我想要表達他的另一面。

藝術篇

攝影·塗鴉牆(4顆星)

塗鴉研究是我們研究生課程的一個小部分。塗鴉在香港其實是不合法的,塗鴉最開始也是源於一種發洩,抗議,對政府的一些不滿,用塗鴉的形式去訴求自己的態度,在文化角度來看,這是叛逆的、小眾的、勇氣的。漸漸的塗鴉形成了一種社區文化,塗鴉是都市最佳造型設計師與革新者。當一切廢舊的、失去地位的、微不足道的、隱秘的建築得到塗鴉寵倖之時,即是廢墟獲得新生之日。越偏僻的地方越巧妙,越冷門的地方越驚喜。

然後我個人最喜歡的塗鴉部分來自太平山路。其實量也是挺少的,但是畫風是偏人像的,拍照特別好看,主要是人少!

創意市集PMQ元創方(5顆星)

PMQ前身是Police Married Quarters(已婚警詧宿舍)。位於中環荷裡活道的PMQ已空置了一段時間,現由幾比特有心人將其活化成為本地創作人的集中地(creativity hub),並命名為「元創方」。
這個建築歷史也是挺悠久的,1951年建成,在香港算三級歷史建築。2014年改造成了一個文化地標,是「保育中環」的項目之一。這裡集合了超過100為獨立設計師和創意企業家,每個人的店鋪都非常特立獨行,涵蓋了時裝飾品、生活家居、食物、珠寶等各種生活方式的精選體驗。我想說,比798洋氣多了,真的,裡面的店鋪水准有達到我逛過的歐洲獨立手作人創意市集。

 


地址:中環鴨巴甸街35號
PMQ開放時間:7:00am – 11:00pm(PMQ內商鋪開放時間略有不同)
交通管道:
港鐡上環站A2出口出發,步行約10分鐘
港鐡中環站D2出口,步行約15分鐘

夜幕下的蘭桂坊(5顆星)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尤其是人文類題材,我覺得性價比最高的是夜晚的蘭桂坊,真的是讓你看盡香港的繁華與眾生相,各種各樣的人,各個國家,齊聚一堂,那種感覺真的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喜歡夜幕的香港,我覺得那個微醺狀態下的蘭桂坊,有著整個香港的縮影。
TIPS


獨自前往蘭桂坊,如果沒有當地朋友帶,如果你不是一個專業的蒲吧黨,那我建議可以加入一個蒲吧黨活動,類似歐洲旅遊時的那種小tour,認識新朋友,一群人一起玩可以更快融入當地。100港幣包含有人帶,有酒水供應,性價比超高!!小酌一杯,圖個氛圍,無需太貴~

香港藝術中心(3顆星)

香港藝術中心第一次去是因為課程,老師帶過去的,恩建築還是挺不錯的,黃黃的比較有質感。香港這邊的很多藝術相關的機构都是非盈利的,當時有幾門課程需要,有時候會有裡面的工作人員給我們講課,具體怎麼運作,怎麼普及藝術教育,怎麼自負盈虧等之類的。
我在裡面看過展覽、還有紀錄片,反正這邊會經常放一些禁片,嗯。就這樣,大部分是免費的,偶爾會比較小眾的放某些片子,門票也不貴,人也不太多。不痛不癢的。在裡面可以看到另一個香港人眼中的世界吧。
位於灣仔的藝術中心主大樓配備劇場、電影院、畫廊、教室、工作室、餐廳等綜合設施,每月舉行不同範疇的藝術節目,包括表演藝術、視覺及錄影藝術;同時亦策劃公共藝術計畫、藝術會議及其他多元精彩藝術節目等。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4顆星)

巴塞爾藝術展是當今世界上公認的水准最高的藝術博覽會,被譽為“世界藝博會之冠”,並以其悠久歷史和巨大交易額而被視為是全球藝術市場的“晴雨錶”。
巴塞爾藝術展主要展示和銷售當代藝術,於1970年在瑞士創辦,2002年於美國邁阿密舉行首展,2013年登入香港,掀開亞洲藝術市場的新一頁。該藝術展現在每年分別於巴塞爾、邁阿密和香港三地舉行,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國際藝術博覽會。

香港的巴塞爾藝術展代表了藝術界的最高商業水准,每年的展出你可以看到各大名師的真迹,比如安迪沃霍爾、畢卡索、村上隆、奈良美智……香港從13年開始承辦這個展覽,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每年看展的隊伍是越來越龐大,除了專業的藝術品買賣行業相關人士以外,還有很多,也是過來湊熱鬧、短途觀光。我不會告訴你,巴塞爾展上的顏值超高,就算你看不懂藝術,也不妨礙你過來得到一些藝術的洗禮和薰陶。

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JCCAC是我們上課的時候cultural tour的一個點,低配版的PMQ,也有一些小市集,手工藝人的作品,水准一般,不過PMQ比較商業化。
JCCAC於2008年開幕,是近140個各類型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的運作基地。當中以視覺藝術為主,也有表演藝術和其他應用藝術。JCCAC的定位是一所多元化及對外開放的藝術村兼藝術中心,提供一個讓公眾可近近距離接觸藝術的環境,親身發掘和感受藝術創意的氛圍。

交通:香港捷運石硤尾站C出口,出站後沿“偉智街”向前直行至JCCAC的大樓,步行10分鐘左右路程。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英文CUHK,就是我的母校啦,坐落在東鐵線的大學站上,這條線上還有其他的學校,比如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都在九龍塘站。
港中文是香港八大高校面積最大的,也是在山上,上學平時我們都要坐校車,因為一路都在爬山,所以校車簡稱過山車。
本科的中大特色之一就是書院制,有八大書院,可以理解成哈利波特那種不同學院就是了,反正我們研究生是沒有的,近年來擴展,研究生水准也是參差不齊。論錄取難度,自然沒法跟國內清北復旦上交的比。
第二大特色就是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女生特別多。我們研究生班上50人,3個男生,47個女生。
第三大特色,應該是教學上三言兩語,普通話、粵語、英語授課,寫工作可以交漢語、也可以交英語。這個是其他香港高校所沒有的。
政治氛圍挺濃的,更具人文情懷,某種程度上,有點像北大在北京的那種感覺,歷來各種文化運動的策源地,北大應該可以算之一吧。而中大,在香港也算這樣。
學校環境還行,我沒有覺得很漂亮,耐看。不過適合讀書倒是真的,學生和老師貭素很高,那種氛圍是與媒體中的香港完全不一樣的。最難得的是老師都特別負責特別敬業,比如我們美麗的助教,每次發一個很小的問題,她會回復很長一大段。老師都很謙和,感受得到知識份子的那種虛懷如穀。
開放時間:10:00-22:00

Share.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